🌏Apple 官方開發者活動形式變化觀察
自從疫情之後,WWDC 看似全面轉成線上為主,不再是過去連續五天的實體活動。不過 Apple 也加強了區域性、不定期開發者的活動,結合實體加線上直播,呈現了混合、在地深耕的策略。
13 的話
前兩天我宣布了⟪13 報⟫與 ⟪13+⟫要進行整合,這篇報導就是第一篇。
簡單來說,我會不定期在⟪13 報⟫分享開發者新知,取消過往「週報」的形式。相同的文章,也會在⟪13+⟫發表,並且會有更深度的報導。想要閱讀完整版請到 Patreon 升級為⟪13+⟫會員。
切入正題。今年,我觀察到 Apple 正在重新定義「開發者活動」。從一年一度的大會,變成時間與地點分散的混合策略。就讓我們從 Apple 的 YouTube 頻道說起。
WWDC 影片的變化
從 WWDC20 開始,受到疫情的影響,Keynote 與技術 Session 都改成預錄影片的形式。即使疫情過後開放抽籤參加 Keynote,去 Cupertino 飛碟總部,也是在大草皮上準時看預錄的影片。
而到了今年 WWDC25,Apple 在活動第一天就把所有影片都公開。這是一個明顯的轉變。開發者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趕緊進行嘗試、預約 Lab 問問題。
令我驚喜的是,今年 Apple 還把所有 WWDC 影片也一併上傳至 YouTube,不再只限於官網與 Developer App。對於影片的傳播、查找,以及播放體驗都有很大的提升。
像我有訂閱 YouTube Premium,所以沒有看到廣告的煩惱。另一方面,我還能下載大量影片到手機上離線觀看。這個功能,YouTube iOS App 做得比 Apple Developer App 好得多了。
放在 YouTube 也很方便嵌入網頁,例如作為教材使用。
線上活動與直播
參加過 WWDC19 之前的開發者(包括我)很懷念以前的實體研討會。從今年第一天就放出所有影片的策略來看,Apple 不可能再回到過往舉辦 WWDC 的形式了。
不過,近年來 Apple 開始在世界各地建立開發者中心,並且分時段舉辦線上與實體研討會。等於是把以前集中資源在一週的 WWDC,延伸成在各地舉辦短期小型活動的形式。
目前已有的開發者中心在美國 Cupertino 總部、印度邦加羅爾、新加坡、上海。也有一部分活動會在大城市的飯店或當地 Apple 辦公室舉辦。未來的活動,都可以在 Meet with Apple 官網找到。
我認為,Apple 之所以進行這樣的轉變,不只是因為「預錄影片好控制且能完美呈現」這種表面的理由。而是因為全球開發者群體的數量龐大,且地區差異性極大。在各地建立增進開發者關係的據點與活動,會比以往 WWDC 集中一週,會有更深遠的影響。
雖然這麼做,會讓 WWDC 年度盛會的感覺降低,但是我認為這種往「在地深耕」的策略是通往正確的方向。
總而言之,身為 Apple 開發者,我們可以多利用 Meet with Apple 上的活動來充實自己的技術知識、與 Apple 工程師對談、獲得設計或審查問題的意見。身為台灣開發者,我也期待 Apple 能在台灣多開闢一些開發者活動。
你可以在 Apple Developer YouTube 頻道看到公開活動錄影與直播。
以下是最新的影片:
App 效能與 AI
多媒體與沉浸式體驗
- Day 1 | Create immersive media experiences for visionOS
- Day 2 | Create immersive media experiences for visionOS
- IETF HLS Interest Day
遊戲
我最推薦的活動影片
上述這些 Apple 在世界各地舉辦的活動,其中一些公開活動會錄影,甚至直接在 YouTube 上直播。而直播的影片,甚至沒有在 Apple 官網另外存檔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