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 ChatGPT 裡應該要有個履歷專案

許多人都知道履歷要好好準備,但通常都是要找工作時才開始整理,結果忘記重要的職涯亮點。其實可以用 ChatGPT 或 Claude 的專案功能建立長期蒐集系統,平時就把工作成就記錄下來,需要時再用 AI 協助包裝成商業價值並整理輸出。這樣既輕鬆又有效,特別適合工程師將技術成果轉換為履歷亮點。

說到寫履歷,很多人都知道要好好準備、不定期更新,才能在需要時立刻派上用場。實際上呢?通常都是想換工作、找工作的時候才開始整理自己的履歷。到了那個時候,往往會忘記那些值得放到履歷的職涯成就,這就讓職場的轉換又多了幾分摩擦力。

我想提醒一個簡單但很有效的方法:用 AI 工具寫履歷

關鍵在於,使用專案功能。ChatGPT 跟 Claude(付費版)都有這個功能,可以長期蒐集工作表現。需要輸出時,再使用 ChatGPT Canvas、Claude Artifact 這類編輯功能來協助。

建立長期蒐集系統

我之前在這個專欄已經多次肯定過 ChatGPT 的長期記憶功能的優勢,就是可以在不同的時候回到同一件事情上進行討論。履歷就是一個幾乎每一個在職場工作的人都會有的「長期專案」。

像履歷這種事情,我們在回憶自己做過什麼的時候,如果集中在一個時間點去想,就會覺得很麻煩。

但如果它是一個躺在 ChatGPT 或是 Claude app 裡面的專案,就可以在不同時間內回去跟它對話,去更新一些記錄,那就是一個很輕鬆的方式了。

蒐集的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一些圖表。重點是,蒐集時不用太考慮格式的部分,而是不定期地把一些工作成就放進去就好了。也不用太在意一次講很多東西,或是說東西太少,都無所謂。

這樣就變成一個很輕鬆、但是有效的蒐集流程。

從技術成果到商業價值的包裝

作為一個工程師,有的時候想要呈現工作表現,可能會覺得說我做了 A 功能、B 功能、C 功能。

其實在看履歷的人通常會期待看到的是:你在這份工作中真正的貢獻是什麼?比如說它解決了什麼商業上的問題,或是使用者的痛點,而不是說做了什麼功能或修了多少的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