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得更省、用得更巧──我的 AI 工具使用現況(2025 年 9 月)

9 月份我的 AI 工具花費大幅降低,一方面是更熟悉工具,另一方面是更了解自己的需求。本文還提供了三個可以嘗試的工具策略。

這是我連續第三個月分享 AI 工具使用現況。9 月份我的軟體開發工作比較少,比較多教學與寫作的工作,所以較少使用 AI Coding 工具,不過對話型工具仍舊是日常生產力工具。

目前日常使用的 AI 工具有:

  • 對話型 AI 助理:ChatGPT、Claude
  • CLI AI Coding Agent:Claude Code
  • AI Coding IDE:Cursor
  • 語音輸入工具 :Spokenly(免費)

GPT-5 回到實用程度

上個月我說到新推出的 GPT-5 不是很好用,所以用 Claude app 取代 ChatGPT app。

但是,新模型上線一陣子以後,OpenAI 似乎把 GPT-5 模型選擇調好了(GPT-5 底下有一堆模型,依照需求自動切換)。現在 ChatGPT 對我來說又回到 4o 時代的實用程度。

總之,我重新訂閱了 ChatGPT Plus。

從來回對話,轉變成修改第一則訊息

以前使用對話型 AI 時,我習慣在對話中來回討論。比如請 ChatGPT 幫我審稿文章,第一步先貼上整篇文章並要求審稿、我依照意見修改、把修改完的版本貼在後續對話中,重複這個步驟直到雙方都滿意。

但是現在,我更傾向回頭去編輯原始訊息,例如把修改好的文章取代第一則訊息中的舊版文章。好處顯而易見: